宕昌
全国
族名、国名、城名三位一体的县城
在夹缝中存在了多年
宕昌县是全国 集宕昌羌、宕昌城、宕昌国,民族名、城名、国名三位一体,名称一直保留至今的历史文化名城。根据考古发现,专家考证,宕昌羌民族在宕昌这片土地上已经繁衍生息了上万年,在商代就有了族名,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年),秦国在宕昌设置羌道,将其纳入秦的势力范围,羌人制羌,高度自治。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宕昌国是宕昌羌人*权,都城就在今宕昌城关旧城。春秋战国时为羌人居住地,公元年(西晋永嘉元年),羌人首领梁勤建立宕昌国至北周,历时年。“宕昌”由来说法多,读音也多关于“宕昌”这个地名的来源,多达五种说法:其一,源于羌王名字说;其二,源于山名说;其三,源于族名说;其四,源于汉字“宕”的本义说;其五,源于古羌语说。此外,关于宕昌的“宕”的读音,也有四种,分别是“dang”(荡音),“tan”(碳音),“dan”(旦音),“tang”(汤音)。
“宕”字,在新华字典里的读音为“dàng”,这让宕昌人很尴尬,外地人甚至中央媒体都将宕昌读为宕(“dàng”)昌。
年2月17日,甘肃省县名“宕昌”审音论证会在北京召开,本次论证会由民*部委托中国地名学会主办,民族历史专家孙宏开、民族语言专家*行、语言文字专家厉兵、方言专家李蓝等11位专家一致同意,将“宕”字的“tàn”音在常用字典词典等汉字工具书中注音予以认可,将“宕”字定为多音字,读“dàng”时与原来注释相同,读“tàn”时注释为“宕昌(tànchang),甘肃省县名”。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汉字中增加了一个多音字。中国地名学会副会长商伟凡说,“这是四十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首次对县级行*机构名称进行审音定名”。“宕”字,读音为(tàn),意为百姓安居乐业,引为*权稳固之意。
大美宕昌
宕昌县位于甘肃省南部,陇南市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岷山山系与西秦岭延伸交错地带。宕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旅游资源富集。古老神秘的宕昌国遗址、神奇险峻的三国古栈道、闻名全国的哈达铺红*长征纪念馆、风景如画的官鹅沟国家AAAA级景区,加上独特的民俗风情、多彩的民间艺术、热情好客的宕昌人民、淳朴的民风乡情,形成了宕昌集红、绿、古三色旅游于一身的旅游资源!
官鹅沟大景区
官鹅沟大景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郊,是国家AAAA级景区、 森林公园。由西线游景区(官珠沟)、东线游景区(鹅嫚沟)、木隆沟、雷古山等核心游览区组成,几者贯通连接,整体构成“U”型的游览线路体系,总面积达6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5.1%,有东西两条旅游路线。
红*长征哈达铺纪念馆
红*长征哈达铺纪念馆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镇国道线上,南距宕昌县城35公里,北距定西岷县县城35公里,西距甘南迭部县腊子口(腊子口战役纪念馆)70公里,是国家AAAA级景区。千年古刹·牛头寺
牛头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东部韩院境内良恭山南麓群峰之中,平均海拔在0—米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总面积4平方公里。背依巍巍笔架山,面朝悠悠良河水,左临五岳开帐,右临五峰矗立,前有狮峰象岭隔江相戏,后有峭山尖山嵯峨相峙,山脚下九眼泉喷珠吐玉,河北岸青崖河流金淌银,崖背后幽谷静谧。宕昌大草原
宕昌境内有万亩的大草原,放眼望去,成群的牛羊像天上的云彩,一朵朵洒落在大草原上,让你亲身体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无限风光。这里远离城市喧嚣,一碧千里,环望四周,铺天盖地的都是清新的绿意。
宕昌民俗文化
宕昌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为羌人居地。至今存在于这片土地的神奇险峻的三国古栈道、构造奇特的邓邓桥、古老神秘的宕昌国遗址等历史遗迹,诉说着三国时邓艾伐蜀过境的金戈铁马,见证了由羌族首领梁勤建立的历时年的宕昌国的兴衰。世居古羌大地的羌藏后裔独特的民俗风情,使宕昌这片土地独具魅力,珍藏在这里的古藏文苯教文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认证为年代最久的古藏文苯教典籍。
宕昌傩舞
古藏文苯教文献
化马神石
握臂桥
狮子间歇泉三国古栈道
邓邓桥
宕昌美食
红*锅盔、红*凉粉、鸡汤冻冻儿、洋芋搅团、洋芋摩擦、酿皮、豆花子、豆腐脑、粉鱼儿、腊排、酒碟子等。*参、大*、当归、红芪、*芪等。羊肚菌、蕨菜、乌龙头、刺五加、砸杆酒、浆水梨、参芪蜜等。
红*锅盔红*锅盔是哈达铺有名的风味美食之一,制作历史悠久,色样繁多,底平面突,突面形似牡丹,状如头盔,故名锅盔,也称穹锅。用特制火锅灰烧而成,食之干酥,清香可口,回味悠长。锅盔是哈达铺人民当年献给长征红*的 食品。后来,哈达铺人民将锅盔的外观改成由八个瓣组成,象征红*的八角帽,名字也改为红*锅盔,以此纪念。
红*凉粉“长辈给我讲过,当年红*来到镇上,乡亲们端上凉粉送给红*吃。新中国成立后镇上的凉粉取名‘红*凉粉’,为的是让后人不忘那段艰苦的岁月和*民雨水之情。”哈达铺当地群众讲起“红*凉粉”的来历头头是道。
粉鱼儿名曰鱼,其实并不似鱼,酷如蝌蚪。具体做法是大豆淀粉溶水,倒入开水锅中煮成糊状,用漏勺滴珠,浸入冷水,呈小鱼状。然后捞出放入凉水中浸泡,再用开水煮沸。粉鱼和开水一起煮沸后,盛入碗内,调上用姜粉拌的生葱花或蒜苗丝、鲜醋、油泼辣子、食盐、味精即可食用。吃的时候,泡一把麻花,就更清爽可口了。姜粉鱼以姜为主,姜性散发,温中暖胃,豆粉营养丰富,人人喜欢。经常食用有益健康。一到隆冬,由于其独特的驱寒作用,更受推崇,销售量高。
酿皮酿皮是用面粉浆汁蒸出来的面皮,绵软润滑、酸辣可口、爽口开胃,在宕昌当地颇受喜爱。
鸡汤冻冻儿宕昌的夜市上有这样一种风味小吃,它由卤鸡汤、菠菜汁冻冻做成,鸡汤是用 方法加入调味品煮鸡后的鲜汤,冻冻是用豆粉加入菠菜汁在热锅中熬成糊后盛盆凉冷所得。醇厚的热鸡汤配上冻冻儿再来个卤蛋,绿、*、白三色相间,让你看着都口水直流。
洋芋搅团将蒸熟的洋芋洗净、剥皮,放到砸洋芋的木槽里,使用木锤用力去砸。几十颗洋芋慢慢成为颇有粘度的一大团洋芋泥,这便是洋芋搅团了。依食客喜好加上酸菜或是醋水。酸菜一定要用清油炒好,醋水里也会加上爽口的调料,此外,无论何种口味,都会加上些炒得喷香的蒜苗、韭菜或者青椒。一碗洋芋搅团吃起来绵软柔滑,香味绕口,以至于本地人都以洋芋搅团做为早餐。
腊排“不到官鹅沟,等于没来陇南,不吃官鹅腊排,等于没来官鹅沟。”这是引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消费主张》节目中的一句话,腊排在游客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居住在官鹅沟的藏族人家,从过年杀年猪起,家家户户都要做腊肉。每户人家都会把猪肉腌制后挂起来,并且一挂就是一年半载,作为全年的肉类食品备用。经过腊月霜冻过的腊排,味道最为好吃,时间再长也不会坏。
蕨菜蕨菜其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等。在官鹅沟大景区的雷古山有广泛分布,在本地餐桌上也受到了欢迎。
乌龙头乌龙头是袍木(植物名)芽的别称,又名木龙头,属五加科,落叶灌木乔木,在山地、阴湿山区与其它林木混生,喜连片生长,浑身长满小刺,是宕昌县山林地区所产的药、菜两用的名贵野菜。乌龙头树根茎可入药,其味甘苦性平,有健胃利便、活血止痛等功效。乌龙头是乌龙头树每年春长出的紫红色“弹头状”幼芽,它含有钙、维生素、B2及齐墩果酸,入口清脆、微苦、热量低,是理想的减肥野生名菜,药效作用明显。乌龙头菜既可鲜食,也可晒为干菜,还可用醋盐腌制成酸(咸)菜。食之药味浓郁,风味独特,味美可口,溢香诱人。
宕昌特产宕昌县境内地形地貌异常复杂,山岳特征显著,境内地形地貌异常复杂,山岳特征显著,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是发展中药材的天然场所。种植历史悠久,发展中药材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种植资源丰富。宕昌自古就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的美称,中药资源具有种类多、分布广、蕴藏量大、南北兼备的特点,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具有 的优势。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全国17种中药品种,宕昌县就有多种,逐渐形成了以当归、大*、*参、红芪、*芪为主的“五大家药”种植格局。
▲乌龙头
▲羊肚菌
▲刺五加
▲蕨菜
宕昌游玩攻略
如何抵达宕昌1.公共交通飞机:陇南机场位于陇南市成县,距离宕昌县城约公里。抵达成县后可租车或乘坐县际客运大巴(成县——武都——宕昌)前往宕昌县城。(武都至宕昌也可坐火车前往)
火车:哈达铺火车站距离宕昌县城35公里,出站后乘坐旅游大巴直达宕昌县城,票价10元。
汽车:陇南市武都区汽车东站—宕昌县城:首班6:20,末班16:40,间隔25分钟左右发车。
陇西县文峰汽车站—宕昌县城:首班6:40,末班14:40,间隔2小时发车。
宕昌县汽车站服务-
2.自驾游
兰州——宕昌。途经临洮、渭源、漳县、岷县,全程公里。从兰州出发,走兰海高速公里到渭源县会川镇下高速,沿国道约公里到达宕昌县城。
天水——宕昌。途经西和、武都,全程.5公里。从天水出发,走十天高速、平绵高速.4公里到武都,然后转国道行驶95公里到宕昌县城。
成都——宕昌。途经绵阳、广元、武都,全程.1公里。兰海高速——渭武高速直达宕昌县城。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宕昌旅游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发,请标明文章来源,谢谢!
监制:刘*
审核:杨娟华
编辑:杨娟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