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一味独特的补气药,有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88851.html

白术为菊科苍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菊科苍木属植物全世界8中,我国产5中,其中苍木4中,白术一种《中国药典》收载白术,即为本品。在张仲景《伤寒论》方中开始使用白术以来,自今多年一种延续至今,基原品种一直未变。

白术一药,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而白术一名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亦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张仲景开始应用白术。古代本草文献中苍术,白术不分,通称为术,又因苍术,白术来源同科同属植物,古人在论述其功用的时候,两者皆可,传统中医认为其性味,功能有别,苍术辛苦温,性烈,为运脾之药,功能芳香化浊,燥湿止痛,白术辛苦甘温,性缓,为补脾之药,功能健脾燥湿。固表出汗,在实际运用中,脾虚而生湿者用白术,因湿盛而发生脾虚者用苍术,以病证之需而言,虚者用白术,实者用苍术。

白术,性温,味苦,甘。归脾胃经。功能主治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治疗脾胃虚弱,不思饮食,神倦乏力,虚脱,大便薄,水饮内停,痰饮目眩,水肿,黄疸,湿痹,肢体酸痛,小便不利,头晕,气虚自汗,胎气不安等。

现代应用:1.补脾益气。白术甘温入脾胃经,能益脾胃之清阳,苦燥能燥化脾胃之寒湿气,有良好的补气健脾作用,既能促进胃肠消化液的分泌而以助运化功能,又能止呕止泻。用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常引起的气短倦怠,面色萎黄,食少腹胀,饮食不化等症状,单用本品即可见效,

2.脾虚湿盛,痰饮水肿,泄泻、带下。“脾为尘痰之源”,脾虚水湿停滞,聚为内尘痰饮,白术气芳香烈,补气健脾绝其源,燥湿利气开其流,故为治痰饮水肿之良药,治脾阳不足,痰饮内盛,眩晕心悸,胸肋支满,咳而气短这,常配伍茯苓,肉桂,甘草健脾利湿,温化痰饮。

3.胎动不安,本品为健脾益气,脾健气旺,胎儿得养而自安,用以治疗妇女妊娠,脾虚气弱,生化无缘,胎动不安之症。

4.自汗,盗汗。白术补脾胃,是肌腠,固表止汗,为补气固表之良药。对表虚自汗,单用即能有效,如《千经方》之白术散,治疗自汗不止,对于表虚,卫阳不固而恶风自汗者,常用黄芪,防风同用,

5.治骨刺,李时珍在《本朝纲目》白术项记载:牙齿日长,渐至难食,名髓溢病。白术煎汤,漱服取效,即痊愈。

药品比较:

白术与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等均为补气药,然而白术善补脾土之气,不善补肺气之力, 中医理论认为,肺气属金,喜凉润而温燥,温燥之性易伤肺津,白术性温燥,尤其是苍术,为肺所恶,而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黄芪等补气之药为脾肺双补,既能够补益脾脏之气,又善于补肺气,但是为何在很多本草文献中又云:白术为补气健脾第一要之称,中医药理论认为,白术性温,味苦,甘,属温燥之品,入脾胃经,为中州之土药。脾土喜温燥,故白术能够适合脾脏的病理性特点,既能补气健脾,又能有效的消除脾气虚,脾失健运所致之湿浊内停等情形,这是其他补气药所不能及的。

白术的治疗方剂:

体虚多汗:白术适量,研为细末,每次2-3克,每日2次,以温水送服,—般用药1周见效。

治中风:白术四两、酒三升,合煮一升,视病隋服药。

治益气补脾:白术、茯神(去木)、黄芪(去芦)、桂圆肉、酸枣仁(炒去壳)各30克,人参、木香(不见火)各15克,甘草(炙)7.5克,桃仁、远志各3克。以上药材一同研为末,每次取12克,加姜5片,大枣1个,水煎去渣,温服。

产后中寒:白术四两,泽泻一两,姜五钱,水一升,煎服。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iningjk.com/afhhy/373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