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好,乏力,腹胀,分享3个方法,健脾

大家好,我是龙峻标,一名中国医院副主任医师。

这是我的付费订阅频道,专门给大家分享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腹痛、腹胀、反酸、便秘、烧心、慢性腹泻、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脾胃问题及解决方案。

如果您有这方面的困扰,可以点击我的头像,进主页私信我。

脾胃为仓廪之官,为人体的后天之本。一旦伤了脾胃,可以引起身体出现很多症状。有的表现为乏力头晕、大便溏泻;有的表现为胃脘冷痛,不能吃生冷和油腻食物;还有的则表现为饭后腹胀,经常打嗝、嗳气。

出现这些脾胃不好的问题时,很多人急于想通过吃药、食疗去调理,结果总是越调理越不对劲,发现脾胃变得越来越不好。我们常说的脾胃不好,也就是在说脾胃虚弱。在中医里面,脾胃虚弱是有分型的,每一种证型所表现的症状不同,自然调理的方法也不一样。如果乱用方法去调理,就会适得其反。

脾气虚

是脾胃虚弱中的常见证型之一,又被称为脾气不足。脾主运化功能,脾气不足,则无法正常进行运化,导致水谷精气化生减少,形体失养。脾为气血化生之源,脾虚化源不足,症见消瘦、面黄、四肢乏力;脾气亏虚,升举无力,则中气下陷,症见腹痛、肠鸣、大便溏泻等。

脾气虚调理

1.补中益气汤:脾气不足需要补足脾气,使脾气上升。用药有黄芪、人参、白术、柴胡、当归等组成的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甘温质轻,入脾、肺二经,不仅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还能补肺实卫、固表止汗。人参、白术可健脾益气,当归则是起到养血和营养的作用。因为脾气虚弱太久容易出现血虚,因此辅以当归补血。

2.山药小米糊:这是一道食疗方,配有山药、炒薏仁、芡实、小米四种食物,可以放在破壁机直接制成米糊或直接用锅熬成米糊状。山药有健脾止泻的功效,对脾气虚的大便溏泻有改善作用。薏仁炒过之后,其寒性也会降低,加上有山药的中和作用,寒湿体质的人也可以适当食用。

脾阳虚

脾阳虚指的是脾阳亏虚,也就是脾的阳气不足。脾阳虚的病位是大腹,因此症状多表现为腹部冷痛、喜温喜按、纳呆食少等,主要是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出来一系列的虚寒症候。

脾阳虚调理

1.理中汤:脾阳虚应该健脾温中,推荐应用理中汤。因为脾阳虚的人怕冷,尤其是腹部怕冷,所以方中黄芩、黄连与干姜相伍,苦寒与温通并用,可以驱走寒气,缓解腹部冷痛的症状。方药中的人参可以补气健脾,与干姜配伍以振奋脾阳;而白术起到的是健脾燥湿的作用,可以促进脾阳健运。

2.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有补血的作用,生姜、羊肉可以散出体内的寒气,此食疗方既可以温中补血,又能祛寒强身,适用鱼面色苍白、畏寒怕冷、腹部冷痛等症状的脾阳虚人群。

脾阴虚

脾阴虚指脾精不足,又被称为脾阴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各部的濡养,有赖于脾气散精输布。出现脾阴虚后,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营养物质精气、津液、营血等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正常起到濡养全身脏腑的功能,使人体脏腑因失养而致的各种症状。主症状是全身乏力、不思饮食、腹胀、消瘦、口干舌燥、大便秘结、腹胀等。

脾阴虚调理

1.慎柔养真汤:是临床上治疗脾阴虚证的有效方剂之一,原方药物组成为人参、甘草、茯苓、白术、黄芪等。人参、黄芪补益脾气,茯苓等药性味甘平,可健运脾气,濡养脾阴,并能养阴、敛阴以生津,具有“补而不滋腻、健脾而不燥”的用药特色。

2.补脾滋阴汤:补脾滋阴汤是将山药、莲子、生薏苡仁、麦冬、北沙参、生地、冰糖熬水后服用。莲子是补脾的,处理莲子时里面的莲子心需要去掉,只留下莲子肉。薏苡仁有健脾祛湿的作用,麦冬则是可以益胃生津,适用于脾阴虚中五心烦热之证候。

脾胃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如果已经出现了上述症状表现,需要对症进行调理,一定不要忽视,长时间拖下去会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

结语:恭喜您成为我的订阅用户,为了更好的帮助各位朋友,我可为您提供,1对1私信答疑解惑,解决健康难题。

点击下方蓝色文字(脾胃科龙俊标),进入我的主页,私信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iningjk.com/afhgx/372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