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配人参:
人参味甘,性平。入脾、肺经。可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神。人参大补元气,常用于急救,如独参汤治气虚欲脱。大失血后,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人参可益气固脱,急煎服后脱症消失,血压恢复,可为抢救营得时间。因可补肺益脾,也用于肺气虚及脾虚。热病后之气阴两虚及消渴患者用之,可益气生津止渴。气血两虚,心神不安患者用之,可益心气,安心神。人参补气兼能养阴,其性守而不走;黄芪补气兼能扶阳,走而不守。二药为伍,一动一静,阴阳兼顾,通补无泻,补气之力大增。脾虚用之鼓舞中气;肺虚用之补气固表。人参常用量3~15克,另煎。急救用人参一味急煎,称独参汤,每次用9~30克。
黄芪配防风: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主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风疹瘙痒等病症。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防风祛风解表,胜湿解痉,止泻止血。黄芪甘温补气固表扶正,防风辛散祛风解表驱邪。二药伍用,防风辛散温通,可载黄芪补气之功达于周身,黄芪得防风疏散之力而不敛邪,防风得黄芪之固表而不散泄。二药合用,散中寓补,补中兼疏,动静结合,相辅相成。主治表虚自汗,四肢酸楚等症;虚人易患的感冒诸症。防风常用量3~9克。
黄芪配当归:
黄芪配当归,名曰当归补血汤,由黄芪与当归以5比1的比例构成,功能补气生血。方中重用黄芪,其用量五倍于当归,其义有二:一是本方证为阴血亏虚,以致阳气浮越散亡,此时,恐一时滋阴补血固里不及,阳气外亡,故重用黄芪补气而专固肌表;二是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配以少量当归养血和营,则浮阳秘敛,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虚热自退。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疮疡溃后久不愈合等。
黄芪味甘,性微温,色黄入脾,心白入肺,入手、足太阴经,具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临床上,将黄芪与其他药物配对使用,可提高疗效。
黄芪配白术:
黄芪大补肺脾之气,主肌表之水湿;白术补气健脾利水,主在里之水气。二药合用,能补脾气以化水,运脾气以行水,升脾气以降水,彻表彻里,同主表里水湿之气。
黄芪配防己:
黄芪补气运湿,升阳固表;防己通经络,运水湿。二药合用,益气升提与降泄通行并用,外宣内达,通行诸经,补气而不壅滞,降泄而不耗正,共奏益气行水,固表祛湿之功。
黄芪配五加皮:
黄芪补脾气而运水湿,五加皮散风湿而益肝肾。二药合用,相辅相成,共奏益脾气,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之功。
黄芪配玉米须:
黄芪补益脾肺之元气,玉米须渗利湿热而消肿。二药合用,甘温补气而不助湿,渗利湿热而不伤正,共奏升清阳而降浊阴之功。
黄芪配金银花:
黄芪补气升阳,益卫托毒;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二药合用,补不助热,清不伤正,共奏托毒清解之功。
黄芪配合欢皮:
黄芪益气托毒解毒,合欢皮解郁活血消肿。二药合用,共奏扶正活血,解毒消痈,祛腐生新之功。
贞芪扶正系列,汲取更多活力
贞芪扶正颗粒贞芪扶正颗粒主要成分为黄芪和女贞子。黄芪中的多糖成分具有免疫增强和调节作用,女贞子也能诱发淋巴细胞增殖,起到免疫增强的作用,两药都具有抗菌、杀毒的作用,合用后可显著提高免疫力,从而降低患病率及疾病的复发率,并对多种疾病具有防治作用。贞芪扶正颗粒适用人群广、效果确切,老少皆宜、男女都适用。
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