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胜兵中医
我曾接诊一例罕见的脑部疾病,这种疾病首次在日本被发现,名字也是由日本人命名的,这个患者是一个7岁的小女孩,西医建议进行颅脑手术,家长不同意,遂找到了我的一个弟子,弟子求诊于我,我就遥控开方,仅用了一个常用的经方就将该患治好了,正好最近在讲《金匮要略》时又讲到这个方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方子的广泛应用。
我的一个弟子曾接诊一名七岁女性患儿,患儿表现为头晕手脚麻木,经西医检查诊断为罕见的烟雾病,遂问诊于本人(张胜兵)。
本医并未见过此患儿,根据他写的病案,遥开一方,处方如下:
*芪15克、桂枝10克、生白芍10克、川芎10克、葛根12克、丹参15克、鸡血藤10克、路路通10克、天麻10克、生姜3片,大枣2个。
患儿服用一个多月,竟获痊愈!
烟雾病又名Moyamoya病,脑底异常血管网,是一组以Willis环双侧主要分支血管(颈内动脉虹吸段及大脑前、中动脉,有时也包括大脑后动脉起始部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继发出现侧支异常的小血管网为特点的脑血管病。
这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脑血管疾病,由大脑基底部的动脉阻塞引起,位于基底神经节。“烟雾”这个名字在日语里的意思是“喷出的烟雾”,它描述了为乱作一团的小血管因阻塞而形成的混乱外观,因脑血管造影时呈现许多密集成堆的小血管影,似吸烟时吐出的烟雾,故名烟雾病。
烟雾病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发现的,这个病名也是日本人命名的,但是他们并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后来在世界其它国家也陆续发现。
西医对此病治疗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对烟雾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药物,日本年新指南推荐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缺血型烟雾病,但缺乏充分的临床依据,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能导致缺血型向出血型转化,一旦出血后不易止血,对患者预后不利。
外科治疗主要是颅内外血管重建手术。血管重建术式主要包括3类:直接血管重建手术、间接血管重建手术及联合手术。
对于一个只有7岁的小女孩,进行颅脑手术确实是让人无法接受,于是其父母寻求中医治疗,没想到的是,只用了这么简单的一个方子,一个多月就治好了,中医博大精深可见一斑!
烟雾病血管造影所见
那么这个病中医是怎么辨证的呢,我用的又是什么方子呢?根据小女孩的临床表现,运用中医的理论,我的诊断为中医之血痹症。
最近我讲《金匮要略》正好也讲到了血痹这一篇,我用的方子就是*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金匮要略》:“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芪桂枝五物汤方
*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一方有人参)。
上药,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该方调养荣卫,祛风散邪;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仲景立方,加减一味则功效不同,量有增删则治疾迥异,不可谓不精妙也!此方仅是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后加*芪三两,而所治之病,由中风表虚而一变而为血痹,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拍案叫绝啊!!
后世在此方的应用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此略作展示,以启发同仁思路,发挥该方之神奇威力!!
1、治疗不安腿综合症
见双腿酸胀麻木,夜间和静止尤甚,似有蚁行,不知将腿放置何处,痛苦异常。*芪桂枝五物汤原方加木瓜、伸筋草、桃仁、防风、威灵仙。
2、治疗小舞蹈病
症状表现为舞蹈样不自主动作,伴见肌张力降低,肌力减退,和注意力分散,面白体虚,原方加鸡血藤、蝉蜕、珍珠母。
3、治疗风寒痰瘀阻络所致的面神经炎
见口眼歪斜,口角流涎,面部自觉凉麻怕风,得温则减,舌淡苔薄白润,脉浮缓无力,以*芪桂枝五物汤加细辛、皂角刺、白芥子、僵蚕、全蝎、蜈蚣。
4、治疗末梢神经炎和产后指掌麻胀
表现为肢体麻木欠温,持物无力,肌肉隐痛,间有针刺样痛,夜间加重,纳差怕冷,乏力懒言,面白,舌淡脉细,为气虚血滞,筋脉失养,原方加鸡血藤、姜*、当归、木瓜、牛膝。
5、过敏性鼻炎
肺开窍于鼻,主气属卫。肺气虚寒、卫外不固、鼻窍不利则鼻塞流涕,微恶风寒,故治以*芪桂枝五物汤补肺固表,温阳散寒,使肺气足、寒气散、营卫和,诸症自愈。
6、肩周炎
肺气不足,卫外不固,易受寒邪。寒性收引,寒邪阻滞肩臂部经脉,气虚血滞,故肩臂疼痛,活动受限。夜间阴寒更盛,是以入夜疼痛加重。*芪桂枝五物汤中重用*芪补肺益气,辅以桂枝散寒通络,赤芍活血止痛,佐以姜、枣散寒和营卫,诸药合用,共凑益气散寒,和营通络止痛之功,故收效甚捷。
7、治疗颈椎病
原方加葛根、羌活、鸡血藤、丹参、桑枝、威灵仙、穿山甲、全蝎。
8、治疗神经麻痹
如腓神经麻痹,见下肢发凉,关节运动不灵活,舌淡,苔薄白,脉沉迟,原方加附子、鸡血藤、当归。
9、桡神经麻痹
见右上肢软弱无力,手腕下垂,不能背曲,握力消失,痛觉减轻,原方加鸡血藤、丹参、当归、川芎、姜*、熟地。
10、治疗坐骨神经痛
见下肢从臀部至足趾,掣痛刺痛,昼轻夜重,遇寒冷劳累反复发作,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以原方加独活、桑寄生、仙灵脾、鸡血藤、牛膝、川乌、乳香、没药、威灵仙、防风、当归等散寒湿,通经脉。
11、治疗格林巴氏综合征
*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可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性头痛、肢体幻觉痛、腓肠肌痉挛、眼肌麻痹、萎证(格林巴氏综合征)。
12、雷诺氏综合症
该病临床表现为遇冷(冷水,冷空气)两手突然苍白,冰冷,麻木,僵直,继则肤色转紫,痒痛,一段时间后得温恢复正常。肢端为十二经脉阴阳衔接处,阳不布则血不行,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则有此见症,往往伴有平素畏寒肢冷、头晕、心悸、乏力,舌淡胖,舌底瘀斑,脉细涩。病机属气虚血瘀,或气虚寒凝致瘀;治疗益气通脉或温经回阳,活血化瘀;原方加当归、地龙、红花、细辛、姜*、全蝎、蜈蚣、鸡血藤。阳虚寒凝重者加仙灵脾、麻*;
13、治疗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硬化
表现为下肢酸胀乏力、疼痛,走路加重,伴见肢体不温,肤色稍紫,或见足背溃疡,属气虚寒凝,血瘀阻络,原方加当归、牛膝、地龙、桃仁、乳香、没药、丹参益气活血通络;
14、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如右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见小腿不能屈伸,肿胀没指,触之不温,阵痛逐渐加重,畏风怕冷,舌淡紫胖大,有齿痕,舌下脉络瘀黯,脉沉缓而涩,原方加细辛、木瓜、苡仁、防己、炙草、牛膝、丹参、水蛭;
15、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
足踝关节皮肤呈暗褐色,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微弱,舌黯,苔薄白脉细,原方加桃仁、红花、乳香、没药、川芎、牛膝益气合营行血;
16、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苔白脉缓,属“因虚致瘀”,原方加地龙、桃仁、红花。*芪桂枝五物汤亦常用于微血管循环障碍疾病。
17、治疗老年关节炎类疾病
*芪桂枝五物汤合用温经散寒、祛风通络之品可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肩周炎、腱鞘炎、筋膜炎、阳痿等。
18、可治疗硬皮病
双上肢前臂皮肤麻木发硬,呈褐色蜡样光泽,手指僵硬,皮肤活动受限,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芪桂枝五物汤加鸡血藤、伸筋草、当归、红花。
19、治疗慢性荨麻疹
颜面及手背出现大小不等的风疹块,色暗红,伴神疲乏力,苔薄*略干,脉弦数,每年入冬天气变冷即出现,属表虚不固,营血亏虚,风寒入侵所致,*芪桂枝五物汤加生地、丹皮、赤芍、*芩、蝉蜕。
20、产后瘾疹
营卫不和,风邪外束所致,疹色淡红,伴见纳呆,便溏,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原方加地肤子、舌床子、防风、当归。
21、湿疹
疹分布于头皮、腋下,疹流*水,结痂,全身瘙痒,皮肤干燥,伴口苦,舌紫暗,苔厚微*,脉沉弱,为营卫虚而湿邪外侵,原方可选加地肤子、当归、威灵仙、丹参、木瓜、白鲜皮、苍白术、防风、柴胡、丹皮、蝉衣等加味。
22、上呼吸道感染等气虚外感证
见胸闷鼻塞、流清涕、畏寒、倦怠、苔白润、脉细缓,为气虚风寒犯肺,原方加桔梗、杏仁、白芷、薄荷、栝楼皮。
23、头痛
遇冷加重,得温痛减,伴手足麻木、疲乏无力、气短懒言、精神不振,舌淡瘀斑苔薄白,脉弱,为营卫虚弱,气血痹阻,治以加桃仁、红花、川芎、当归。
24、原发性脑萎缩
四肢无力,肌肉萎缩,头昏健忘,气短便难,舌质淡红,脉弱,属中医痿证。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25、产后自汗
产后时自汗出,汗出遍身,活动后尤甚,伴有恶风,疲倦乏力,纳差。神倦懒言,声音低怯,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弱。证属卫阳不固,营卫失调,治宜益卫和营,固表止汗。可用*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26、胃脘痛
胃脘部坠痛、喜暖喜按、少食后痛缓、口淡无味、纳差、时泛清水,伴面色萎*、倦怠乏力、畏寒肢冷、大便时稀,舌淡嫩、苔薄白,脉细弱。证属脾胃气虚,中阳不振,寒滞经脉。治宜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止痛。可用*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27、产后痹证
肩背、四肢关节疼痛、麻木,腰酸背痛,舌质红、苔白,脉沉紧。证系产后失血伤气,卫气不固,腠理不密,伤风感寒又兼于湿,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所致。治宜补气养血,祛风除湿,固肾通络。可用*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28、中风后遗症
左侧肢体偏瘫,语言不利,口眼歪斜,面色萎*,形体瘦弱,舌质黯淡,苔薄白,脉沉细涩。证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治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可用*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29、治疗肢体麻木症
肢体麻木症临床较常见,常因脑动脉硬化症脑供血不足所致,亦可由颈椎病、脑梗塞引起。祖国医学认为,肢体麻木属于血痹证,是由气血不足,感受外邪所致,肌肤血行痹阻。治疗应以温阳行痹,活血通络,用中药*芪桂枝五物汤加牛膝、红花、桑枝、白花蛇。
30、面神经麻痹
前额皱纹消失,左侧面部表情肌瘫痪,触之有凉感,不出汗,不能皱额、闭目,鼻唇沟平坦,口角歪向右侧,流涎。身体瘦弱,面色萎*不华,少气懒言。辨证属于素体虚弱,卫阳不足,汗出腠理空虚,风邪乘虚入络所致。治宜益气养血助阳、活络祛风。可用*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