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酒,真是补气血的好东西。
01时隔多年,再次体证美好
6月初,三华李快采摘完了,做了些李子米酒。之后,接下来的时间,基本每周做一次,每次一斤糯米,到现在,快两个月了,手指头、脚趾头都变得粉嘟嘟,之前是不见一点血色……
摊凉中的李子糯米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物质基础,气血充足说明人体脏腑功能强健,身体健康。气能生血,血能养气,气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气血旺盛有利于脏腑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行。手指,包括脚趾,在整个气血循环中,是所谓的「末端循环」;而躯干和内脏部分的循环,可称为「中心循环」。这就像一个国家的边疆,离中心地区最远,得到的照顾最少,补给线也最长。当人体的气血不足,优先保障的就是主要的、中心的气血供应,即头和躯干、大脑和脏腑的需求,而最先被牺牲的,就是手指、脚趾等处的末端循环。指端红润是气血运行良好、微血管内血液充盈的表现,是健康的气色。所以,如果你注意到自己的手指甲发白、看不见半月痕,指肚肌肉缺乏弹性、按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复原,手脚冰凉,等等这些现象都表明气血不足了。需要注意补气血、改变某些生活习惯了。
绯红的李子米酒气血足不足,看看这些地方
*看皮肤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斑,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黄、白、青、红,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看头发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掉发,头发发黄、发白、分叉,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看眼睛看眼睛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摸摸手摸手的温度,假如手一年四季都是暖和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假如手心偏热、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气血不足。*看手指看手指的指腹,假如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则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看耳朵耳朵气血充足的人耳朵呈淡淡的粉红色、有光泽、无斑点、无皱纹、饱满,如果耳朵颜色暗淡、缺乏光泽、有斑点、皱纹多,就表示气血不足了。*看牙龈看牙龈,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只要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食物越来越轻易塞在牙缝里,就要注意了,身体已经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气血充足表现在外在形象、客观表现以及主观感觉等方面。气血足的人情志协调,通常情况下,情绪不会急躁,也不会抑郁。且能耐受正常的生活压力,不易感觉疲乏,头脑思维清晰,可自觉完成正常工作和学习。人之一生健康在气血调和、阴阳平衡。平常维护特别重要,因为失衡很容易,补起来、重新平衡却很难。
02流传千年的米酒,自然界的琼浆玉液
米酒,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醴」。将江米(糯米)洗净并浸泡4-5小时,用蒸熟的糯米,摊凉后拌上植物酒曲(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发酵而成的一种甜米酒。其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含酒精量极低,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我国用优质糙糯米酿酒,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米酒已成为农家日常饮用的饮料。根据地区和喜好不同,又各具特色。有的加入水果,有的加入鲜花,不仅颜色瑰丽,口感也幻化出独特的甘美。做糯米酒的关键是器皿干净,绝不能有半点油花。在制作前,最好将需要用的蒸锅、笼屉、屉布、盆、盖、拌勺等统统清洗一遍。如果沾了油花,肯定做不成功,会出绿霉、黑霉等。
米酒制作方法,简单易行1.清洗,浸泡糯米。选则白色的圆糯米最佳,当然红糯米、大米等也可以,只是口感与风味会有差异。大概需要浸泡4-5个小时,用手能轻轻捻碎即可。2.再次清洗糯米,沥干水分,准备上锅蒸。3.蒸熟糯米。通常,香飘四溢的时候就可以了。4.摊凉糯米。趁热将糯米饭打散,摊开降温,也可以过一遍凉水。冷却至30度左右、摸不烫手即可。5.装缸,加入酒曲。装入发酵用的缸、盆等器物,撒上适量的植物酒曲(这比化学酒曲发酵出的米酒更加香甜醇美),过多则可能变苦,过少则不足。6.加水。浇上适量的凉开水或纯净水,个人的经验是米粒能完全散开的量,太多水可能导致发酵失败。好水更有利于酒水的口感香醇清甜。7.拌匀整型。把米、水、酒曲一起翻拌均匀后,再轻轻压紧整平,中间掏一个酒窝(最好见底,便于观察出酒情况)。8.盖上盖子,或覆盖保鲜膜(要扎着小孔,有氧发酵)。9.通常,常温自然发酵2-3天即可品尝美味。
03奇妙的发酵术,中华美食不可或缺的精粹
发酵,是一个奇妙有趣的过程,对于温度与时点的把握尤其重要。加入酒曲时糯米饭温度太高,可能杀死酒曲中的微生物菌群,导致其失去活性。阴雨天气、冬季气温低,发酵时间则需要长一些。具体需要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勤加观察。发酵12小时、24小时、36小时等时点前后,需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