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8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郑露露
本期主持:陈福根,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科及全科专家,擅长运用中药攻克顽症。年被评为上海青年医德医风信得过先进个人,年获得柬埔寨传统医学会金象奖。
过了小雪节气后,天气一天天变冷,虽然说太阳依旧当空照,但是阳光的强烈程度和以前比,可是弱了不少。再加上大风时不时地吹起来,温度时高时低的,人体就很难适应天气的变化,从而出现免疫力下降的问题,身体很容易生病。所谓“是药三分毒”,与其生病了开始吃药,不如平时就借用食疗的方法来调养,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茄子蒂可以治咳嗽
冬季寒冷,稍不注意就容易感冒,但感冒也分为很多种。风寒型感冒者,除了鼻塞、打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肌肉疼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
时行感冒者症状与风热感冒的症状相似,但时行感冒病人较风热感冒病人的症状重。病人表现为突然畏寒、高热、寒战、头痛剧烈、全身酸痛、疲乏无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状。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疏风透表为主。
还有一种是寒包火的感冒(表现为流清涕、大便干燥、咽部红肿、发热)和风热感冒(表现为喉痛、面红、舌苔黄等),可以靠喝苦丁茶来泻火、清热,缓解感冒的一些症状,如咽喉肿痛、头疼、眼睛肿胀等,但这些方法不能预防和治疗感冒,还是要吃银翘解毒丸、莲花清瘟胶囊等药物。
“平时大家可用陈皮(30g)泡水喝来预防感冒、散结节,如果患了感冒,则可以用陈皮配桑叶煮水喝,来辅助治疗感冒。”陈福根介绍,如果咳嗽比较厉害,市民可尝试一种食疗方法:去街上买长条的紫皮茄子,茄子可以炒菜吃,剩下的茄子蒂别扔。
“将6个茄子蒂放入冰箱里速冻6个小时以上,然后再拿出来煮水,煮十几分钟就可以了,煮出来的水就当茶喝,辅助治疗咳嗽很有效。”陈福根说。
此外,风寒感冒可用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煮汤饮,每日1-2次,不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如感冒引起发热、打喷嚏、咳痰,也可以煮一碗生姜苏叶粥,苏叶有发散风寒的效果,在一般药店就可买到。具体做法:苏叶10克、生姜3片,将白米粥熬好后放入,再开锅就可食用。
脾胃不好可吃苏打饼干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所谓后天之本,就是指人体所有的能量、代谢、糖分、电解质、微量元素等都需要脾胃来进行消化和吸收。“胃本身喜欢温热的环境,外部气温降低加上饮食不注意,很容易导致胃寒的发作。因此,冬季要特别注意脾胃的养护。”陈福根提醒,冬季胃寒,会引起消化不良、胃疼、胃胀、腹泻等症状,脾胃本来虚弱的人到了冬季更会加重。特别是儿童以及患有慢性病的人,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到了冬季更需要对脾胃进行多重保护。
“脾胃虚弱最适合用食疗来养护,这里也给大家介绍一些食疗的小方法,简单实用。”陈福根介绍,可将生姜皮泡在醋里,每天吃三片;也可以用黄芪30g,加入一公斤水,慢煮至0.5公斤,然后加入30g小米、30g大米,煮成粥,最后加入山东产的菱角粉50g,在粥里滚一滚,就可以起锅食用了,有慢性胃病的可以试试。
“有些人觉得食疗很麻烦,需要花时间煮东西,不要紧,也有更简便的方法。”陈福根说,脾胃不好的人,可时常将苏打饼干带在身边。苏打饼干中含有碳酸氢钠,可以平衡人体酸碱度,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此外,注意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肉类、鱼虾、豆腐、豆浆及绿色蔬菜,以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这有利于胃粘膜的修复。为了保护有病的胃粘膜,减少对胃粘膜的损伤,进餐时宜细嚼慢咽,使食物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这样有助于消化,减轻胃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