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输血为造血,贫困户的钱袋子鼓了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倾听时代足音,紧扣时代脉搏,

讲述大同故事,传播大同声音。

《云中观潮》第三十九期与您见面了。发展产业始终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委、市政府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脱贫为目标,党政同心谋划扶贫产业、全民同力发展扶贫产业、社会同向帮扶扶贫产业,让扶贫由“输血”变为“造血”。如今,一项项特色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壮大,转化为脱贫攻坚的一个个闪光点,照亮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希望。

《云中观潮》栏目是大同日报社为了提升报纸质量,提高党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倾力打造的一个新闻栏目。栏目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直面热点难点,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刊发记者深入一线采写的有深度、有温度、有热度的新闻作品,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传递最强音。欢迎广大读者垂注。

——编者

听新闻,成习惯

.7.20

黄芪变身“致富宝”

“这是我们的现代化仓储库,那边是标准化加工车间,还有晾晒场和科研质检楼……”站在几幢刚刚封顶的建筑前,山西北岳神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贵富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着他手里的这个大项目,“项目预计10月前完成,目前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预计12月投产。”

从今年开春起,赵贵富每天都在县黄芪产业园内忙个不停。他的道地药材恒山黄芪产业化开发项目是第一个入驻产业园的,他卯足了劲要开个好头,从厂房规划设计到筹措资金,再到开工建设,每一件事情老赵都要亲自跑,看着项目一天天顺利进展,老赵心里美滋滋的。

赵贵富告诉记者,道地药材恒山黄芪产业化开发项目总投资万元,包括4.2万亩的黄芪规范化种植基地和现代化的黄芪加工厂。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生产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年可产精品黄芪饮片90吨、黄芪口服液10吨、黄芪药酒20吨、黄芪饮料3吨、黄芪药片5吨,年产值约1.6亿元,新增产值万元,新增利税万元,增加就业人,安排季节性用工人。

浑源县目前全县有芪面积26万亩,规范化种植面积已超18万亩,年均产量在万公斤以上,带动全县1.67万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元。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山西药茶产业发展,提出要全力打造中国第七大茶系。浑源县委、县政府抓住有利时机,决定规划建设黄芪茶产业园,带动全县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转化。

“编”出幸福新生活

一张小桌,一把矮凳,柳条在指间上下翻飞……一会儿工夫,一件件精美的柳编作品就制作完成了。在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的车间里,巧娘李小红每天都在熟练地编织着各种篮、筐、盘、篓,同时也“编织”着自己的脱贫梦。

“自从来这儿学习了编织技术,我现在每个月能收入两三千元,还能照顾在县城上学的孩子,我对现在的生活特别满意。”虽然每天很忙,但能够依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李小红心里特别自豪,灿烂的笑容里充满了自信。

年,广灵县斗泉乡后山窑村农民刘金萍创办了广灵县巧娘手工编织坊,搞起了手工编织,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逐步由一个手工编织工艺品小作坊,发展成为占地平方米、员工多人的县级扶贫龙头企业,产品种类由少到多,生产规模由小到大,市场触角越伸越远。如今,产品已扩展到5大系列80多个品种的编织工艺品以及丝带绣等多种手工艺产品。产品不仅成为北京、太原、石家庄、广州等地消费者的抢手货,还深得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外客商的青睐,每年销售收入近千万元。

为了进一步增强脱贫带富能力,合作社在全县9个乡镇建立了编织培训基地,在18个村设立了“扶贫车间”,让更多贫困妇女享受到“村口办厂、炕头就业”带来的实惠,带动更多贫困人口自主创业、增收脱贫,真正实现了“小产业、大覆盖、促脱贫”。

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又到暑期了,现在游客也越来越多了,可得忙一段时间呢。”在新荣区堡子湾乡得胜堡村,村民葛淑芳一大早就在自家农家乐店里忙活开了,准备迎接游客。而4年前,葛淑芳一家还靠着种地谋生。

这几年,随着周边游的逐渐火热,得胜堡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每年都有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葛淑芳看到了商机,便利用自家新建的房子搞起了特色餐饮生意,并向游客推介得胜优质糕面、麻油、土鸡蛋等农副产品,去年一年葛淑芳收入6万多元。

在得胜堡村,和葛淑芳一样兴办农家乐、民宿的村民越来越多,昔日靠天吃饭的农民,如今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目前,村里已有农家乐7家、床位数达张,便民超市6家,新建民俗馆一处。去年全村共接待游客0多人次,旅游收入多万元。

新荣区近年来大力实施文旅振兴战略,以得胜堡开发点燃长城板块新亮点,以“长城精神”为内核的得胜文化旅游品牌强势崛起,先后举办了“逛长城庙会,过得胜大年”长城民俗文化活动,助力“成龙国际电影周”,编排了“隆庆议和”“中国龙,得胜风”等以得胜、长城元素为主的实景演出。

目前,新荣长城旅游已被列入省旅游总体规划龙头项目和省政府重点开发项目规划,以“得胜”为龙头的长城旅游经济带正在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产业活起来

农民富起来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有产业支撑,才能从源头上拔掉“穷根”。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对我市黄花产业发展给予充分肯定,称赞“小黄花大产业,很有发展前途。”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精心选择产业项目,确保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原则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瞄准“特”“优”下功夫,创新产业扶持模式,扎实提升产业扶贫成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产业活起来,让农民富起来,让产业扶贫真正成为全市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减贫效果最好、可持续性最强的脱贫“硬举措”。

大同日报社融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苑捷宋芳

音频:李浩楠张奇玢

责编:王宇

审核:邓琳

监制:刘双英

大同日报社新媒体矩阵

所刊发的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发

但是一定要注明出处呦~

原标题:《变“输血”为“造血”,贫困户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iningjk.com/afhzp/424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