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和人参都是补气的经典药,都能用于气虚乏力、身体羸弱,从功效和性味上来看,两味药好像也差不多。
*芪:微温,能补气升阳,生津养血,利水消肿,行滞通痹;
人参:微温,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复脉固脱,安神益智。
虽然看起来好像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但是在临床应用上,两味药可迥然不同,从记载的古方来看就能看出区别:人参入方51次,其中在《伤寒杂病论》中出现22次,在《金匮要略》中出现29次;而*芪,仅仅只在《金匮要略》中出现过8次。
最关键的,在危机紧要的关头,如“气脱亡阳”、“气阴两虚”、“腹中虚寒”等时候,只能用人参,而不能用*芪,这是为什么呢?
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得回到《神农本草经》中最原始的关于两种药的记载。
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定*魄,除邪气,明目,益智,开心。
*芪:主治痈疽,大风癞疾,久败疮排脓止痛,鼠瘘,五痔,补虚,小儿百病。
仔细琢磨,你会发现,人参和*芪,一个走“里”,一个走“表”。其中,人参的药力往“里”走,能固五脏之气,而*芪走“表”,向肌表走,因而能治痈排脓。
更好的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还可以这样解释:
人参,向内走,可守胃气,补胃气,生津,使气得到很好的存储,避免气的消耗,最终达到益气的目的;
*芪,引导胃气向外走,以补肺气及皮部卫气,加强宣散作用,又因肺有主气、宣发、肃降、通调水道的作用,故又能利水。
人参“固本”,*芪“实表”,这就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危急时刻不能用*芪的原因。
*芪虽能补虚补气,但也有一定的“宣散”作用,若在“气脱”,气不足的危急关头使用,只会导致“气散”的情况更加严重,最终导致病情的恶化。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 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脾虚了?中医送你4个中成药,健脾祛湿、温补脾阳脾虚调理,常用2种中成药,一个重在补气血一个重在祛湿气,慎选中医提醒:补气补血养肾的中成药,补气血最快最有效的药补气血不上火的中成药,有效补气血不上火小敏美食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