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40岁,我们就进入了心梗高发、猝死风险加剧的危险时期!
预防心梗,不能等到心脏出问题才开始!
一个能将心梗风险降低18%的方法,全国19家医院参与,证实它预防心梗有效!根据这种方法的原理搭配出的代茶饮,非常适合日常饮用,尤其适合三高人群!
院士推荐,全国19家医院用它来防心梗
陈可冀院士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发现,容易心梗的人体内都有一种瘀毒!
中医认为,血瘀易引发心血管疾病,但并不常常引发心梗,那些反复发生心梗的人群往往表现出“毒”,这种毒就像火山爆发一样,极易造成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结合心梗的“瘀毒”特点,中医院研发出了解瘀祛毒防心梗的独家方剂《清心解瘀方》,可以将心梗风险降低18%!
这个方剂,邀请了全国19家医院参与,结果显示可显著降低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生率。
《清心解瘀方》一共有5味药材组成,其中包括黄连、黄芪、川芎、丹参和藿香。但作为药方,它的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做客《凤凰大健康》的专家,来自中医院的副院长徐浩,根据“化瘀祛毒防心梗”的理论基础,推荐给大家一款非常适合日常喝的防心梗代茶饮!
适合大部分人的防心梗代茶饮
《清心解瘀方》虽好,但毕竟是中药,不能长期喝。一款只需4味药材、每天都能喝的《清心解瘀代茶饮》更适合日常防心梗,尤其适合高血压、高血脂等三高人群。
清心解瘀代茶饮
绞股蓝3g、红花3g、金银花3g、茉莉花3g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茉莉花有清热解毒、理气安神的功效;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绞股蓝具有补气的功效。
这四味药材合在一起,益气活血,清热解毒。
热水焖10-15分钟即可。
两个护心穴位,每天按摩防心梗
除了防心梗的代茶饮,日常我们可以配合按摩两个穴位,不仅可以缓解各种心脏疾病和精神紧张,还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管的弹性,减少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其中的降压沟还有即时降压的效果。
1.心脏病治疗要穴:内关穴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灵枢·经脉》,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1、用一侧手拇指指端按压另一手的内关穴,其手食指压在同侧外关穴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然后屈伸活动手腕关节,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胀等感觉,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按压,如此反复操作,每侧穴位按揉3-5分钟左右。
2、按揉内关穴力道要适当,不可太弱或太强,以酸胀为佳。此外,要注意指甲不宜过长,否则会掐破穴位表皮。
: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失眠、癔病等症。
2.即时降压的穴位:降压沟
降压沟位于耳壳背面,在对耳轮上下脚及对耳轮主干,在耳背呈“Y”字形的凹陷沟部,按揉降压沟有即时降压的效果。
1、按摩时,可用双手手指或指间关节压住沟的凹陷处,从上而下按摩,反复进行,力度一定要适中,每次按摩3~5分钟,每日3~5次。
2、高血压患者可根据自己血压的波峰,选择相应时间段进行穴位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