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岁末将至,冬至将至,冬藏之气至此而极。冬至以后,阳气就要开始萌生啦,过了冬至,白天也会越来越长,而冬至过后,也是我们冬季最宝贵的养阳时机。这段时间养好阳气,可以帮我们把积累在体内的寒湿,瘀堵,通通排出去,让我们体内环境更清爽,干净。
而且一年一度的数九寒天,在冬至过后也要拉开序幕了,在全年最冷的这段时间里,若是没养好阳气,很容易中招哦,寒湿邪气,在体内作威作福。
在各种调养,养生之中,老师也一直都在强调养足阳气的重要性,尤其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里,《黄帝内经》中讲道:“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意思就是阳气有抵御外邪的能力,现在外面的病毒,细菌等等,想要不沾染,少被沾染,我们就得把阳气养足,提高自身抵抗外邪的能力。
除了这个作用,阳气足,我们的皮肤,体态,精神状况,心情都会跟着好转,阳气足,我们体内的寒湿,血瘀就会少,阳气足,气血足,脸色也会红润有光泽,显得年轻。
而且很多人都说自己湿气重,小腿很容易肿,若是我们阳气足,阳气会压制住湿气,寒气,这样一来,我们的体态也会恢复到正常状态,而且小腹,腰部,臀部摸着也不再是冰冰凉凉的,会非常舒服。
再者很多人都说,自己常年心情不太好,感觉很压抑,很消极,就像是很多人在阴雨天气感觉心情低落,晴天时感觉心情开阔一样,若是我们身体内阳气充足,心情可以天天都“晴朗”哦。对待事情也会有不同的角度,有时候思维和情绪,决定着我们是否能做成一件事儿。
想要养好阳气,我们可以从这三方面来入手,一是先清理身体,把体内的痰湿,湿寒全都清出去,这样阳气才能更好补进来;二是补阳气,补阳的方式有很多,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三是吃阳气,很多人脾胃的阳气都不足,脾胃虚寒,所以最后一定要把脾胃的阳气给补起来,这关乎到我们身体的对于气血营养的吸收。
第一件:养阳先疏通,清走垃圾
现在人身体都堵,无论身体中痰湿中,寒湿还是杂七杂八各种瘀堵的,我们都可以试一试温胆汤。
温胆汤这个方子,非常古老,最早的原方出自北周·姚僧恒的《集验方》,流传到现在,依然被大众所喜爱,这就证明,它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温胆汤针对的就是痰湿,这年头,身体有痰湿的,十之八九,都是会瘀堵在体内,阻碍阳气升发,补入的垃圾。一般来说,身体先有湿,再生痰,湿气指的是身体中多余的,没有办法排泄掉的水湿,痰指的是水湿长期积聚在体内,慢慢被热炼而成的痰。
痰可以有形也可以无形,但无论哪种,都是对身体有害的东西,积在脾胃,脾胃就虚,积在肺中。
现在人体内痰湿重,非常普遍,一是现在人其实都不太注重保暖,穿的少,贪凉,再者居住的地方潮湿,缺少阳光,吃的冷食过多,身体长期都在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
二是现在人思虑太重,熬夜多,耗神也多,不知不觉,伤害了我们的肝脾肾,也是容易让水湿内聚,继而生痰的。
有了痰湿也不用怕,温胆汤不就是为我们痰湿所备的么,用了它基本不用其他七七八八的方法了,温胆汤用到的有枳实,茯苓,半夏,竹茹,陈皮,灸甘草,其中枳实是破气导滞的,相当于把我们身体瘀阻的状态给打破掉,就像领头的一样,之后燥湿化痰靠的就是半夏和茯苓了,竹茹也化痰,而且兼有清热的效果,体内痰多,基本也会有郁热产生。
陈皮理气化痰,和枳实一起,一凉一热,很平衡。灸甘草则是温中益气的,温胆汤这个方子应用的反胃很广,这些草本本身都是很普通的,组合在一起,却发挥出很大的效果。其实这个温胆汤好不好用,关键看我们用的草本是不是正宗,所以大家在自行搭配的时候,一定要买正宗的,不要那些劣质的草本哦。
我们想要自行搭配的,可以按照下面这个比例:茯苓30克,半夏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竹茹6克。
建议咱们在用温胆汤泡脚后,自己再煮点黄芪,党参水喝一喝,补补气,增加力量,若是懒得自己搭配,或是担心找不到正宗的草本来泡脚,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一款现成的温胆汤泡脚包。
里面的草本都是天然正宗的,可食用级别的哦,而且都被碾碎成小颗粒,封装在无纺布包里,用的时候只需拿一袋,是泡或是提前煮一煮都可以。
草本都是按比例搭配好的,隔着袋子就能闻到浓郁的草本香,建议咱们泡之前提前煮一煮,里面的成分会更快更彻底的释放出来,之后连同泡脚包一起倒入盆里,晾置合适的温度,就可以舒舒服服泡脚了。
美丰道温胆汤泡脚粉足浴粉足浴包淘宝¥49购买这个方子,痰湿、湿热的人都适合,这些人最适合:
睡不好的人(肝胆不和,身体痰多,睡眠自然不好,换季的时候感觉更加明显)
虚胖的胖子(痰湿的人,摸起来很肿)
脾气暴躁的人(温胆汤足浴清肝胆的火,记得泡完之后,再按揉一下脚面的太冲穴,效果更好)
心情不好的人(把气血打通,温通阳气,好心情如微微渗出的汗,慢慢就会感觉到变化)
舌苔白腻的人。(舌苔越厚,湿气越重)
有痘痘,满脸冒油的人。(温胆汤清热理气,湿热没有了,痘痘也自然消掉了)
温胆汤这个方子,注意孕妇不要用,里面有枳实是破气的,我们泡脚的时间也不要超过20分钟,如果早上泡完脚,可以喝上一杯黄芪水来给身体补补气,晚上不建议喝哦。
第二件:养阳用艾草,温暖阳气足
艾草是普天之下唯一一种纯阳性的植物,太阳被称为天之阳,艾草则是地之阳,其实我们养阳补阳气,晒太阳也是很好的方法,但是全国很多地区在冬季,并非太阳充足,像是江南地区,经常连续半个月都是阴雨天气,所以为了摆脱天气的限制,我们就把养阳放到了艾草上。
艾草我们并不陌生,像是很多人喜欢艾灼,用的就是艾草晒干,提炼出的艾绒,像是很多地方也有吃艾草制品的习惯,像是艾草团子,艾饺,艾草糍粑等等,艾叶有股特殊的香味,吃起来也很清新。
只不过冬季这种新鲜的艾草不好找,一般都是用的艾绒或是晒干的艾叶,可以泡脚,还能熏屋子,像是在《甄嬛传》中,安陵容怀孕保胎的时候,就天天熏艾。
艾草在我国使用历史都有三千多年了,记载始见于南梁陶弘景的《名医别录》里,《本草纲目》记载:“艾叶,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
很多人都喜欢艾灼,做完后身体出汗,感觉很通透,但是在冬季还是要慎重,艾灼容易着凉,而且身体也容易开泄过度,我们养生重点就是掌握这个度,我们想要艾灼的朋友,可以退而求其次,这个是每逢到了数九寒天就会用的。
选择温和的艾灸方式最为重要,其中国学大师南怀瑾就介绍了这样一个肚脐灸的方法,无烟无火,利用的就是艾草的纯阳之性,来帮助身体驱寒补阳的。
他在《我说参同契》中这样写道:大约二十几年前,日本人发明温灸器,放在肚脐上暖暖的,可调理肠胃。这是日本人把中国的老方法拿出来卖钱,这个在道家叫灸脐法。其实用不着那个日本温灸器,我教你们一个方法,什么年纪的人都可以用,比较保险。
我们的肚脐有“命蒂”之称,南怀瑾老先生曾说过,不要小看我们的肚脐,肚脐会吸收的。肚脐有个孔,我们在娘胎里头的饮食、呼吸都靠这个肚脐连到妈妈。这个养阳的秘方,就是通过敷于肚脐来补充阳气。
用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颗,加上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时挑一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用橡皮贴把它封住去睡觉,比温灸器还要好。
胃不舒服也好,腹部冰凉也好,老年人也可以用,身体需要就吸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这样就会水火交感了,继续二三天后,早晨起来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身体暖暖的。
里面的三味用料都是温阳且安神的好物,艾草为地之阳,是唯一的纯阳之草,苦辛,生温,熟热,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温。无论我们体内有怎样的陈寒,都可以靠着艾草之力给它化解,驱散出去。
花椒,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桂圆肉,入心经、脾经和胃经,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主要起到补益的作用。
这三味一结合,脾胃的寒气驱散了,阳气提升上去了,还有宁心安神的效果,非常适合冬日来护阳,用的时候贴在肚脐处,也能避免睡觉时阴邪的贼风从肚脐处进入我们的体内。
如果你也有以下几种情况,就用南怀瑾老先生的灸脐法来调理下身体吧。
1.吃生冷的食物容易拉肚子,腹痛;
2.长痘、脾胃虚寒;
3.怕冷,经常手脚发凉;
4.腹部凉,经常胃疼;
5.脸部、头发爱出油;
6.睡不好,且舌头两侧齿痕重;
7.痛经,有血块,宫寒;
8.抵抗力弱,容易受寒。
这些都是体内的阳气不足导致的,只有冬日养好护好阳气,来年我们的身体才会好,想要制作这个肚脐灸的,按照这个比例制作:桂圆肉20粒、花椒30克、黄金艾条1根。基本桂圆肉、花椒、艾绒保证在2:1:1的比例。
把花椒里多余的杂质、花椒杆捡出来,将花椒、龙眼肉放入料理机,打碎;把艾条里的艾绒取出,一点点加入料理机,继续搅拌,最终成为可以捏成球的粘合度。晚上睡觉时,把它放到肚脐眼,用医用胶布贴住固定,第二天早上起床时取出。
而且不光是肚脐,在我们脚心涌泉处各贴一个,效果更好,既能护好阳气,避免寒邪入侵,还能引火下行,不易上火,最好贴三天停一天。
如果觉得自己制作麻烦,也可以试试这款现成的肚脐贴,在南怀瑾老先生的方子上,又增加了酸枣仁和枸杞,枸杞也是助阳之物,能够更好地提升阳气,酸枣仁可以助睡眠、安神,艾绒选的是南阳的陈年艾,更适合做艾灸使用,表面还添加了花椒粉,加速身体吸收,胶布也用的无纺棉贴,舒适亲肤,透气性好。
北京同仁堂红盒艾绒肚脐贴艾草温灸贴艾贴淘宝¥69购买每一颗小丸子都用蜡纸包裹好,放置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晚上睡前拿一颗贴在肚脐处,第二天早上10点前取出即可,丝毫不花费我们过度的时间,经过一夜阳气源源不断的输入进身体,体内的这些寒啊湿啊就慢慢会被化解。
这个肚脐灸比起传统的悬灸来说温和很多,正适合冬季使用。
第三件:养阳吃生姜,升阳更暖胃
日常我们若是想要吃点东西,就能温补阳气,驱寒气,那生姜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价格便宜,又常见,天天吃都没问题。
生姜性温,有散寒温中,健脾暖胃,升阳的作用,《本草纲目》中推崇生姜的妙用:“姜,辛而不劳,可蔬,可和,可果,可药。”
但我们吃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多食,一次吃上两三片就够,切成姜丝或是姜末,炒菜,炖汤或是拌菜吃都可以,注意一定要把姜一起吃下肚,和胃降气,增加食欲,而且吃姜在上午吃,到了傍晚后,就不要吃姜了。
像是很多人阳气不足,手脚冰凉捂不热的,脾胃虚寒,总是拉肚子的,都特别适合来点姜,吃完暖暖的,特别舒服,而且这种食材不伤身,放心吃。
实在担心吃姜上火的朋友,分享给您一个姜的做法,既增加了风味又不会上火,是百岁国医路志正路老提出来的一种吃法,就是用醋泡泡姜。
醋是酸的,有收敛作用,能敛住一部分姜的辛热之性,而且这个醋还是酸的,入肝,所以这个劲儿还用在了肝上,既能升阳,又能舒发肝气,还不会把阳气过多耗在脾胃,一点不浪费。姜最擅长宣发阳气,吃醋泡姜的最佳时间是早上的7~9点,这时候是我们脾胃卖力工作的时候,来点姜推波助澜,有助于脾胃阳气更好升发。
最好咱们过了中午就不吃姜了,正所谓过午不食姜,古代的孔老夫子一年四季都离不开姜,他的名言中,有一条就是“不撤姜食,不多食”,醋泡脚的做法不难,只需准备比较嫩的生姜,加上一瓶天然无勾兑的醋,怕酸可以准备点冰糖一起腌制。
姜洗净后不用去皮,切成薄片,姜皮也有收敛作用,可以平衡姜的辛辣,往姜片上撒盐,腌制一下,避免姜片水分太多变质,也会让姜片更脆嫩。
挤出姜片中的水分晾干,让姜片尽量干燥,放入罐中,再用醋去泡姜,醋本身是防腐的,常温或冷藏保存皆可。每天早上吃上2~3片,不可多吃,就可以把脾阳振奋起来,驱散我们脾胃中的寒气。
若是我们对醋泡姜的口味要求比较高,也可以尝一尝这款用铜陵白姜腌制的醋泡姜,这款姜的特点就是多汁,鲜嫩,没有纤维渣滓,吃起来口感更好,铜陵白姜含水量很高,而且姜味不重,吃起来也不会辛辣,像是不太接受姜味的朋友可以试试。
而且配料表也很干净,只有白姜,老陈醋,食盐,白砂糖和纯净水,没有添加剂,防腐剂,吃起来也是保留了最正宗的白姜味道,原汁原味,鲜嫩脆爽,多汁的口感也被完全保留了。
一口咬下去,醋的酸,姜的微辣,带有一些甜,这酸甜辣的口感一下子胃口就开了,而且吃着也不呛口,不辣嗓子,一股温热的暖流,能从我们的喉咙一路暖到脾胃,特别舒服,而且醋还能生津,帮我们补充津液,不用担心上火问题。
美丰道铜陵醋泡白姜原产地姜生姜腌制嫩姜无任何添加剂淘宝¥69购买这款醋泡姜是经过多次奔赴铜陵当地考察,挑选出口感味道和品质都不错的一家,我们吃后都赞不绝口,这闻名天下的铜陵醋泡姜,想必不会让你失望。每天早上2~3片,切记不可多食,慢慢地我们的脾阳就会温补上来,气色也更好了。
这个醋泡生姜特别适合下面几类人:
脾胃虚寒
消化差
手脚冰凉
特别容易感冒
寒性咳嗽
受凉胃痛
没有胃口
在这段数九寒天中,抓住这段补阳的好时机,让身体有足够的阳气能去抵御外邪,温煦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