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的口罩生产车间,一条全自动化口罩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一只只成型的医用口罩快速飞出,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分拣整理生产好的口罩……3月24日,汉方药业正式生产医用口罩,日产量达5万只。疫情以来,贵阳高新区已有10家企业“跨界”,转产生产口罩、防护面罩、消杀物品等防疫物资。
“目前,我们口罩的日产量达到5万只,但随着生产线设备渡过磨合期,产能还会进一步提升,未来日均产量将达到10万只。”汉方药业口罩车间主任葛海龙说,口罩经过包装、封口、灭菌、放置解析等多道工序后,就可以正式投放市场了。
汉方药业是贵州核心的几家制药企业之一,以生产芪胶升白胶囊、妇科再造胶囊、日舒安洗液、黄芪颗粒等中药产品为主,拥有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和现代化无菌、恒温的车间,这样的车间完全符合口罩生产的要求。
疫情发生后,防疫物资消杀物品稀缺,汉方药业“化危为机”,立即对接筹措,新增3条用于生产口罩、酒精以及消毒凝胶生产线。目前,汉方已产出75%酒精消毒液2万瓶,消毒凝胶2万瓶,医用外科口罩20万只,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复课、企业复工复产防疫物资紧缺的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物资保障。
在贵阳高新区,类似这样有转产行动的还有贵州恒霸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这家公司原本是一家以瑶族医药为主的一个民营制药企业。疫情期间,恒霸药业仅用10天时间迅速搭建起一条乙醇消毒喷雾剂生产线。“公司从2月10日开始办理相关手续,并同步着手生产线搭建、生产设备设施、检验设备等购置安装,2月19日正式投入生产,现在每天产量能够达3到4万瓶。”贵州恒霸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张义全说。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阳高新区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转产转型,生产口罩、酒精等防护用品,贵州恒霸药业、贵州扬生医用器材有限公司、贵州赞满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纷纷跨界生产口罩、消杀用品等,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化危为机”激发生产新动能。贵阳高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易颖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杨唯
编辑罗昌
编审王太师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