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有调节人体体温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身体毒素的排出。正常情况下,适当出汗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就好比运动后出一身汗,身体却不会出现不适感,甚至还会感到清爽的原因所在。
但经常大汗淋漓,甚至出虚汗,则是身体有恙的表现。在这里,要跟大家解释一下出虚汗和盗汗的区别。像体质虚弱的人或慢性疾病患者,在安静状态下,无原因在全身或局部出汗(多以心胸出汗为主),甚至大汗淋漓,就是中医常说的出“虚汗”。而盗汗则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的症状。盗汗严重时,身体还会出现潮热、五心烦热、头晕、消瘦、疲乏不堪等症状。但是呢,不论是出“虚汗”还是盗汗,都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中医认为,汗也是身体里面的津液,诸如《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中记载:“五脏化液,心为汗。”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所著的《类经》中说:“心主血,汗者血之余。”
适当出汗能清热,除寒湿邪气,但经常出汗将导致精气耗伤,出现精神倦怠、脸色苍白、四肢乏力、不思饮食、容易感冒、失眠多梦等症状。对于小孩子来说,如果经常出汗,还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是智力迟缓。所以,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不论是出虚汗还是盗汗,都应该及时进行调理,以防病情加重。
有些人之所以出汗,主要原因是卫气不固所导致。中医理论认为,人出虚汗,原因在于卫气虚,中医称之为卫气不固,也称为表气不固。根据中医“虚则补之”的法则,要想解决出虚汗的问题,关键在于补卫气,以达到益气养阴、固表止汗的目的。当然,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出虚汗,也适用于盗汗。不过在调理盗汗时,除了要补卫气外,还应兼顾滋阴。
卫气虚,可以用“大枣黄芪汤”来进行调理。
其中,中药黄芪是公认的补气佳品,可补益脾气、升阳举陷,对于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此外,黄芪还能补三焦、实卫气,不令虚汗出。黄芪不仅能够有效改善脾胃虚弱、气短乏力等症,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而大枣也被视为良好的滋补品,具有益心润肺、和脾健胃、益气生津、补血养颜诸多功效,身体虚弱者可常食。《本草纲目》记载:“枣味甘性温,……甘能补中,温能益气。”经常食用大枣,对于脾胃虚弱、气虚不足导致的面色萎黄、失眠、倦怠乏力等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黄芪用于固表,一般常和大枣搭配。大枣一方面能够缓和黄芪药性,保护脾胃不受伤害;另一方面大枣也能补气血,滋补脾胃。黄芪和大枣并用还有助于加强补中气、实卫气的功效,显著增强免疫力。
最后再给大家简单说一下大枣黄芪汤的做法:
取材:黄芪、大枣各15克。
制作方法:将两味食材洗净,一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熬1小时,食枣喝汤,每天一次,能固表止汗、补阳。
提醒:为了让大枣的营养充分释放出来,可以将大枣拍碎熬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