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寒怕冷手脚冰凉失眠脱发贡方堂中医陈

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冷,连睡觉的时候双脚也捂不热?即便裹着厚厚的毛衣、羽绒服,依然冻得瑟瑟发抖?

对于产后出现各种病证者,可中药辨证论治,综合调理。

体寒怕冷,手脚冰凉?

25岁的赵女士最近升级成为一位新手妈妈,可爱的宝宝刚满两个月。

初为人母本是一件喜事,但她却高兴不起来,自从产后就突然感觉四肢关节痛,走路时足底疼痛明显,手脚冰凉,用她的话说“冷到了骨子里”。

从那以后,她房间温度始终保持在26度以上,夜间离不开电热毯,这才好受些。

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关节痛怕冷始终难以缓解,检查后发现性激素水平、免疫八项、甲状腺功能等检查结果正常。

排除了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疾病,中医考虑为产后感受风寒,气血亏虚所致,于是建议其中药调理,并做督脉灸治疗,每周一次。

仅两次治疗后,刘女士惊喜地发现四肢关节痛、怕冷的症状明显好转,手脚也暖和了许多,有时夜间不开电热毯也可以睡着了。“不打针不吃药,就达到了治疗的效果,中医特色疗法真是太神奇了!”

中医辩证治疗

从中医来分析,产后会导致肾精和气血双虚,坐月子就是补气血,养肾精,兼避免风寒外袭。

妇女产后往往气血大虚,当重视补益气血,以饮食调理为好。

很多人认为“坐月子”期间就是要多吃,越多越好?这是肯定错误的。

“坐月子”期间的饮食应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分阶段进行膳食指导,禁食寒凉和辛辣,不可过度,以防损害胃口。

南昌贡方堂中医妇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表示,产褥期是产妇分娩后身体各器官复原的一个重要时期,产后气血两虚,寒湿邪气容易乘虚而入,根据产妇体质情况可以服用生化汤加减,达到排除恶露,祛瘀散寒,养血益气的作用。

对于产后出现其他病证者,可中药辨证论治,综合调理。中药内服可快速恢复气血,减少产后病的发生,是最直接的产后调理法。

另外,中医外治也是很好的产后调理手段,产后中药督灸——沿袭古法,驱散风寒,温阳益气。

督灸以中医经络为基础,生姜打碎后与药物混合铺于产妇督脉、腹部、腰部等,运用艾绒在生姜上燃烧,以达到温补阳气、发汗保健的功效。

针对产后经络不畅、手脚冰凉、月经不调、脾胃虚弱等问题,在产后一个月后开始行督灸治疗,起到行气活络、祛湿除寒,温补阳气,攻补兼施的作用,改善身体各种亚健康状态。

医案

刘某,女,22岁。

主诉:素有月经过多史,自然流产1次,患者于2月1日住院分娩,产程顺利,出血稍多。产后第2天突然出现四肢抽搐,西医给予镇静、解痉及液体疗法,但均只暂时缓解,药力过后,病情如故。治疗两日毫无改善,遂求中医诊治。患者诉产后第2天起自觉恶寒,汗出,头晕,次日出现低烧(8.5℃以下),口渴,小腹轻度疼痛,恶露量少、色淡。

诊见:面色苍白,唇淡无华,语声低微,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细无力而见浮象。诊为产后痉证,证属气血亏虚,外感风邪,营卫失调,筋脉失养。治以补养气血、濡润筋脉,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处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15克,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各10克。水煎服。

1剂之后,诸症明显减轻,次日再进1剂而抽搐止。余仅长年气血亏虚之证,再拟他方治之。

按:本例患者素有经多之证,复因自然流产,重伤其血,气血本虚,今又逢产子,再耗气损血,气血更虚,加之产时不慎,正气方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以致营卫不和,气血失调、筋脉失养,故病作焉。因此,治疗重在补气养血,滋养筋脉,调和营卫,解肌祛风,安内攘外。方中黄芪益气以强卫,补中以生血;桂枝辛温发散,解肌祛风;芍药酸甘,益阴敛营,生津润筋;生姜辛温佐桂枝以解表;大枣甘平,即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合用,升腾脾胃之气而调和营卫。诸药合用,具有补气生血,生津舒筋,调和营卫,解肌发表之功。方证相符,故药之则筋脉得养,抽搐乃息,营卫调和,外证悉平。

专家介绍

陈顺涛,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医院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工作多年。医院皮肤科进修深造。

擅长使用中医内调和外治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甲亢、减,桥本氏甲状腺炎,内科疾病,疑难杂症等。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妇科月经失调、各种类型的闭经如多囊卵巢、卵巢早衰、月经稀发以及复发性流产、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妊娠病。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皮肤疾病如过敏性尊麻疹,顽固性皮肤癌痒症,座疮性皮炎急慢性湿疹,带状疯疹,疗疮疗毒,性病等疑难病症。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六上午9:0-下午16:0

坐诊地点: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洪城时代广场1栋贡方堂国医馆·中医门诊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iningjk.com/afhgx/491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