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这样两种“极端”的人,一种是“怎么吃都不胖”的瘦子,另一种是“喝水都长肉”的胖子。“瘦不下去”与“胖不起来”,其实都是问题!
胖人多为气虚,身体内气运动不充分,进餐之后该吸收的营养没吸收,该排泄的没排泄,该气化的没气化掉,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造成肥胖。
而瘦人多为胃火旺,阴虚火就旺。火是多余的气,身体里的气太多、太足,把该气化和不该气化的都气化掉了,新陈代谢就会呈现病理性的亢进状态,人就会消瘦,怎么吃都不胖。
既然知道了原因,那么如何调理呢?
一
“胖人”瘦不了:多是气虚
肥胖的人特别爱出汗,经常大汗淋漓。胖人之所以“喝水都长肉”,寻根求源是因为气虚。
“气为血之帅”。气虚,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就弱,血行迟缓,人就会气短懒言,容易疲乏。
气虚推动无力,血液无法充分到达脸上,所以这类人总是白白胖胖的。正如古人所说“其人肥白,多属气虚”。
气虚之人,身体内气的运动不充分,进餐之后,该吸收的营养物质没吸收,该排泄的没排泄,该气化的没气化掉。结果,这些没有被气化掉的物质就被堆积起来,转化成脂肪。
推荐:黄芪煮水
若论补气,黄芪当属第一,同时还有敛汗的功效。明朝的医学家张景岳就称赞它:“气虚而难汗者可发,表疏而多汗者可止。”
黄芪味甘、性微温,性味虽然温和,但效果却一点也不比人参差,而且因为价格便宜,所以是最常用的补气药。
具体做法:
取黄芪20克,大枣5枚,浮小麦30克,每日煎一大碗,就像喝茶一样,渴了就喝几口,补虚止汗的效果很好。
方中除了黄芪外,浮小麦味甘、性凉,也具有除虚热、止虚汗的功效。大枣味甘、性温,补虚益气、养血安神。
二
“瘦人”吃不胖:多是胃火大,阴虚
许多人以瘦为美,甚至以自己怎么也吃不胖感到自豪,其实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吃不胖并不是件好事。
专家提醒,吃很多,却怎么也吃不胖,而且还容易饿,这种现象在中医里叫“消谷善饥”。
“吃不胖”的人主要是由胃火旺盛引起的,根源是阴虚,也就是体内津液少,这类人群特征是舌头很红、舌苔少、解便小粒而干结。
对胃火旺盛的人,治疗的关键是把胃火降下来,可以多吃些百合、银耳、麦冬、沙参、玉竹等滋胃阴的东西。
为了促进消化吸收,在降胃火的基础上,还应该注意补脾。中医认为,人之所以消瘦多因脾胃功能低下、气血不足所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气血盛,则肌肉丰腴,肢体强劲;反之则身体消瘦、肢体乏力。
推荐:四神猪肚汤
长期胃有虚火、脾虚的瘦人,可以坚持喝四神猪肚汤。这个汤分量足,可以全家人一起喝,有助于健脾润燥。
胖人早拍手——早晨,旭日东升阳气开始升腾,这时拍手可以促进阳气的升发,疏通全身的气机,调理胖人的气虚;
瘦子晚泡脚——晚上,是肾经气血最弱的时候,所以瘦人需要补阴,晚上用热水泡脚是滋阴的好方法。